傳媒報導

《晴報》報導 天虹校長爸爸馮耀章 培養孩子成長型思維

爸爸媽媽是校長,子女會有壓力嗎?浸信會天虹小學校長馮耀章的兩名女兒,臉上只有快樂真摯的笑容,父女間親密無間。在馮耀章眼中,女兒從沒有失敗,只有未成功,他亦盼望培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,助她們應對未來社會的轉變。

訪問當天,馮校長帶着兩名分別13歲和9歲的女兒來到天虹小學,3父女彷彿探險般,在積木房砌蛋糕、在遊戲房溜滑梯……兩名女兒的性格各異,馮校長笑言,大女較好動大膽,勇於嘗試,幼女則較文靜、喜歡撒嬌,每天他下班,幼女都必定走過去擁抱和親吻他,非常窩心。

現今很多父母都把讀好書放在第一位,但馮校長卻不認同校長女兒就要成績好,以免令他丟臉。他認為,資訊科技發達,在網上就能搜尋大量資訊,大女兒大學畢業已是2029年,要助她適應未來社會需要,最重要是培養「成長型思維」,即有自學和解決問題的能力、有願意學習成長的心,活出自我。

發掘興趣強項

馮校長指,大女去年剛升讀直資英中中一,第一學期住宿舍,雖然跟同學相處很開心,但要獨自面對學習和考試,難以適應學習模式。曾致電回家給媽媽哭着說自己成績很差,預計有幾科不及格,馮校長聽後很心痛。「我告訴她不要緊,她不是失敗,只是未做好。大女很自律,知道自己問題所在,改變了讀書的方法,第二學期已進步甚多。」

原來,馮校長幼時也非優異生,相反中二時幾乎全科不及格,中五首次會考只有8分,但他積極求學,克服困難,最終考上教育學院,成為作育英才的良師,因此他不認為成績差就注定一生沒有成就,但當中要有尋找的過程,當找到興趣強項,加以發揮就能成功。

成績不重要,但品格卻要從小培養。馮校長認為,說話是把雙刃刀,可使人積極也可傷人,衝口而出的說話更是危險。當父女出現情緒,馮校長會待冷靜後再處理問題。他提及大女有一次不想學鋼琴,但馮校長認為女兒決定要學,必須負責任完成,女兒發脾氣,大聲指摘是父母逼她的。「她說了一些傷害我的說話,我很難受。她後來知道害怕,不斷過來找我糾纏,我都沒有理會她,直至晚餐後我才跟她討論。」

馮校長指,他從不逼孩子道歉,而是讓她們知道自己做錯主動道歉,又或以行動替代。他認為,女兒快樂是最重要的事,他每天載大女上學,途中父女會聊聊心事,平日他亦會跟兩名女兒一起打遊戲機、玩桌上遊戲、閱讀等。「家庭最重要是關係,如果沒有好關係,即使讀書再好,是否代表開心呢?」

推動正向教育

馮校長去年接任浸信會天虹小學校長,即建立親民形象,他認為教育同樣是關係的建立,並要讓學生在學校留下美好回憶。他在救恩學校(小學部)任職22年,歷任主任、助理校長及副校長,放棄私立小學高薪厚職,走進資助學校,只盼為教育界帶來轉變,他強調未來會繼續深化活動教學和電子教學。

除延續天虹過往快樂學習、創新的氛圍,馮耀章今年亦推行「繪本教育」,在每個課室和每層走廊增設圖書櫃,取消閱讀報告功課,盼學生輕鬆愉快地閱讀。校方亦推動「正向教育」,每周馮耀章都在早會透過故事分享正向思維,並新增「生日政策」,學生在生日當天可以穿着便服,並到校長室任選一本圖書作禮物。此外,馮耀章計劃培養學生的「成長型思維」,強化學生的性格強項。他認為孩子「從沒有失敗,只有未成功」,當他們找到強項加以發揮,就能提升自信和滿足感。

在教育界服務20多年,馮耀章一直堅持其教育信念-教育是關係的建立,對他來說,最大的成就並非學生的成績或升中結果,而是與學生及家長建立的親密關係,至今他仍會與救恩的舊生及舊生家長相約見面,天虹內有不少圖書和小禮物都是救恩舊生家長捐贈。

叩門1-1-1優先

天虹小學每年都有逾百人叩門,馮耀章指,1-1-1(即自行分配學位、統一派位的甲、乙兩部分均選同一所學校為第一志願)或1-1-0,會獲優先面試機會,面試僅一輪,由老師面見學生,以聊天方式了解學生,希望取錄能與人合作、懂得尊重別人的學生,家長可於6月留意學校網頁。

撰文︰林愛娜

攝影︰湯炳強

編輯︰余運慶

美術︰梁政敏

部分圖片︰受訪者提供

▲馮耀章最重視女兒要快樂成長。

▲天虹推動各種創新科技教學。

▲天虹小學

轉載自:2019年5月14日《晴報》天虹校長爸爸馮耀章 培養孩子成長型思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