傳媒報導

《明報》報導 在家DIY 做個小Maker

【明報專訊】朋友傳來「伍Sir手作小教室」臉書連結,浸信會天虹小學伍展鴻老師透過網絡,與困在家中的小朋友分享手作,主旨是「在家材料隨手做」,即是只用家中唾手可得的材料如橡筋、紙張、木籤和白板筆等,做出各種趣味盎然的創作。畢竟,創作最重要「材料」並非昂貴的物質,而是源源不絕的創意,以及渴望完成一件作品的動力。

伍老師的教學影片清晰易明也親切,貫穿着屢敗屢試、靈活變通的精神,孩子們看得蠢蠢欲動。在自我介紹的文案,伍老師提及自己念大學時,原來已經鑽研 Maker Education。

活用家中材料創作

所謂Maker,有人譯作「創客」,也有叫「自造者」。說緣起,要回溯到2005年由美國人Dale Dougherty創辦的Make雜誌,以及2008年首辦的Maker Faire動手做嘉年華。Dale Dougherty更曾在TED Talk上宣示:”We are all makers. We are born makers. We don’t just live, but we make.”你或許會問,現代創客跟傳統工匠最大分別在哪?這足以讓一位「創客」滔滔不絕,但我們或可簡單歸納一些特質:譬如推崇手作的價值、能夠融會貫通現代科技、愛分享和樂於接受新知等等。所以「創客運動」也結合了創意文化產業、製造業、工程、設計和科學教育等範疇。

美國成為這場運動的搖籃,大概不難想像。很多美國家庭的大車房都藏着各種工具和物料,從來都是動手做的實踐空間。Steve Jobs在車庫製成第一代蘋果電腦,傳為佳話。即使在流行電影,也有落難Iron Man躲進別人車庫,就地取材創作機械人自救的橋段。DIY本來就是生活一部分。

「動手做」提升學習動機

回頭說Maker Education,不同文獻都發現「動手做」能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和成效、創造力、認知理解和解難能力等。可惜在香港,崇尚便利的生活方式,本來就缺乏DIY精神,而在非常緊迫的學習規劃裏,「動手做」也常常分不到足夠的時間和重視。

當正規課程不得不暫停的時候,教師都在摸索新教學模式,而無論是哪一種,在目前遙距學習的情景裏,都比以前更需要孩子的主動參與。也許趁這個機會,種下更多小maker的種子?

轉載自:親子筆陣.小學雞媽媽:在家DIY 做個小Maker